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推广

冬小麦节水标准化播种技术

时间:2017-09-21 14:31:57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冬小麦节水标准化播种技术,适用于耕层土壤为壤土,土体以壤土或壤土、黏土混合为主,土层深厚,保墒保肥能力强。小麦标准化播种技术包括整地、播种的10个技术环节。

  高质量整地技术

  秸秆还田 前茬作物为玉米的,从玉米收获开始,应按规范化作业程序进行秸秆还田、整地和播种作业。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3遍,粉碎长度35厘米,并铺匀待播前整地。

  足墒播种 小麦播种必须要求底墒充足,这是确保小麦节水栽培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和安全越冬的必要前提。小麦播种底墒指标为耕层土壤含水量在70%以上田间持水量(即攥把土捏成团落地散)。底墒足时可趁墒播种。底墒不足时,在保证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玉米收获后及时浇水造墒,并本着“宁晚勿滥”的原则造好底墒,底墒水每亩灌水量2040立方米。提倡玉米收获前1015天带棵洇地,做到一水两用,既可促进玉米灌浆又可为小麦播种造足底墒,每亩灌水量2030立方米。重黏土地可在播种后适时浇灌蒙头水。

  施足底肥 小麦施用底肥要根据地力基础和肥源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每亩施用烘干鸡粪200250公斤,或其他有机肥1.52.0立方米。一般化肥施用量,山前平原冬麦区每亩底施纯氮77.5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57公斤,硫酸锌11.5公斤;黑龙港冬麦区每亩底施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810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冀东平原冬麦区每亩底施纯氮6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46公斤,硫酸锌11.5公斤。

  精细整地 秸秆还田后,播前进行整地,一般需进行旋耕2遍,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松25厘米以上,也可进行翻耕整地。旋耕、深松或翻耕后要进行耙耱、耢地,做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提倡采用地下管道输水和小白龙灌溉,采用地上垄沟输水的,田间垄沟宽度不超过0.7米。

  精细播种技术

  药剂拌种 播前种子药剂拌种是保证苗齐、苗壮的重要措施,主要预防土传、种传病害以及地下害虫,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及生长调节物质包衣或药剂拌种,病虫害混发区要选用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拌种。重点预防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和灰飞虱、蛴螬、金针虫、蝼蛄等。

  播期播量 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为适宜播种期。在一般年份从北向南,冀东平原冬麦区适宜播种期为927日至106日;山前平原冬麦区和黑龙港冬麦区保定以北、廊坊中部适宜播种期为1017日;邢台、邯郸适宜播种期为10817日。适宜播种期内,每亩播种量1013公斤。以后每推迟播种1天,每亩增加播种量0.50.6公斤。

  播种形式 采用等行距机械条播,行距1215厘米,播种均匀,保证田间出苗整齐一致。黑龙港中低产地区可采用匀播技术。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35厘米。在此深度范围内,要掌握早播宜深,晚播宜浅;偏沙地宜深,黏土地宜浅;墒情差宜深,墒情好宜浅的原则。

  播后镇压 播种后,采用专用镇压器进行强力镇压12遍,镇压器重量100150公斤/延长米。镇压后最好用铁耙耥一遍,保证表层暄土。

  筑造小畦 采用小畦灌溉可以有效地节约灌水量,根据地块走向和平整情况,一般畦宽57米,长79米,面积4060平方米为宜。畦宽和畦长不宜过窄、过长。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