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推广

大棚草莓缺素症的防治技巧

时间:2017-12-21 15:36:57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缺氮症症状:开始缺氮时特别是在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防治方法:要施足底肥,以满足冬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硝酸铵11.5公斤或尿素8.5公斤,施后立即灌水。花期也可喷叶面肥0.3%0.5%尿素溶液12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缺磷症症状:植株生长弱、发育缓慢、叶色带青铜暗绿色,严重时,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斑点,较老叶片也有这种特征。防治方法:在植株开始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对叶面喷施1%过磷酸钙澄清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隔710天喷一次,每亩喷肥50公斤。

  缺钾症症状:草莓缺钾症状常发生于新生的叶片上,叶片边缘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继而为灼伤,还在大多数叶片的叶脉之间向中心发展,老叶片受害严重。防治方法:施用充足的有机肥,也可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每隔7101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缺镁症症状:最初上部叶片边缘黄化和变褐枯焦,进而叶脉间褪绿并出现暗渴色斑点,部分斑点发展为坏死斑,一般在沙质地栽培草莓或氮肥、钾肥施用过多时易出现缺镁症。防治方法: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23次,每隔10天左右喷1次,每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