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水稻生产的老稻区,稻瘟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5—6月份气温比较低,水稻生育时期推迟,有的农户因水稻前期生长量不足,加大了氮肥施用量,造成水稻生长幼嫩,极易造成稻瘟病大面积发生和流行。
农户要深入田间、村屯,掌握病情发生发展情况,当叶瘟达到二级以上时,特别是出现急性型病斑,要立即组织防治。药剂防治稻瘟病要“巧治叶瘟、普防穗颈瘟,”。当叶瘟达到2级时应立即用药防治,穗颈瘟应在出穗5%和齐穗期各喷药一次。防治药剂: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100克,13%春雷.三环75~100克,40%稻瘟灵乳油75~100克,枯草芽孢杆菌10克,25%稻不瘟(咪鲜胺)25-30毫升,或40%富士一号乳油75~100克,对水30-45千克喷雾。穗瘟是防治的重点,无论是否有病都要进行防治,必要时还要在灌浆前期再防治1次。喷药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如遇连续阴雨,应抓住雨停间隙抢治。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