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业科普

热浪再袭大棚 谨防高温高湿

时间:2017-07-19 14:40:47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高温、高湿是制约夏季蔬菜正常生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因素,容易导致蔬菜出现沤根、徒长等不良现象的同时,也为病虫害的侵染和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持续高温和高湿环境,也容易对秋茬栽培的蔬菜幼苗形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抓好夏季高温高湿下大棚的管理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工作。

  高温条件下,不但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生长点萎焉、生长停滞等不正常的生长状态,而且容易影响幼苗的花芽分化,导致前期落花、落果和畸形果比例较高,使前期产量大大降低。

  高湿条件下,蔬菜植株处于水分饱和的供应状态,容易出现徒长。另外,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容易使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为土传性病害的侵染发生,导致出现死棵

  高温障碍多发降温尤为关键

  降温遮光如利用遮阳网时,应在温度升高至28左右时,提前覆盖遮阳网,不要待温度升高再覆盖。

  补充水分一方面是土壤补水,建议小水勤浇,可采用隔沟浇水,水量不易过大,35/次,增加浇水次数,减少浇水量。另一方面是叶面补充水分,建议一次喷洒1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再喷一次,不要一次性补水太多,避免湿度过大,感染病害。

  防治病害可喷施提高植株抗逆性的叶面肥,如甲壳素类、海藻酸类等功能性产品。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蔬菜发生高温障碍后,易感染细菌性病害,建议喷施喹啉铜、噻唑锌等防治细菌性的药剂。

  高湿易发病害除湿不容忽视

  通风换气实行间隙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到1小时,每次间隙2小时左右。同时控制灌水,可用地膜盖住水渠,减少暴露湿地,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中耕松土大棚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垄沟和垄背,切断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降低棚内湿度。土壤稍见干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叶面喷一次百菌清等广谱杀菌剂,防止一些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