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业科普

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的专业优势

时间:2018-10-18 14:52:47  来源:中国农学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进入了科技创新爆发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各类评价需求日益增长。中国农学会作为国内最早获得科技部成果评价资质的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2009至今累计组织院士专家4200余人次(其中院士近1000人次),累计评价全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470余项。2014-2018年,有70项(其中院士主持7项)成果经中国农学会评价后荣获国家科技奖。每年在荣获国家奖的农业项目中,经中国农学会评价的占50%以上。2018年获国家奖的涉农成果有25项,其中17项经过中国农学会评价。

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的专业优势有:

一、精良的专家队伍是基础

中国农学会自2009年开展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以来,打造了一支专业全、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站位高、视野广的成果评价专家队伍。依托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评审专家库,建立了评价专家库,专家数量逾8300多人,在库专家专业领域齐全、沟通机制完善、合作氛围融洽、支撑保障有力,其中500多位(包括30多位院士)多次评审过或多次获得过国家科技奖的专家,经常受邀参加中国农学会的成果评价。对每项成果的评价,既有小同行专家,又有大同行专家,还包括成果奖励及成果管理、财务及经济等方面专家参加

二、全新的评价方式是关键

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会不是颂扬会,而是“批判会”,这种全新的评价方式彻底拚弃了以往鉴定会议“走过场”、“唱赞歌”、“三字一包皆大欢喜”等陋习和弊端,将评价的话语权真正交给了评价专家,要求专家按照国家科技奖的申报要求、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找问题、挑毛病、扬优点、补缺陷。经过中国农学会的评价后,后续修改补充完善,申报材料焕然一新,逻辑严谨,主线清晰,高端大气,档次上升。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科学、客观、独立、公正,不拔高也不矮化,要求专家说真话,达到了“群英会诊,治病救人”的评价目的。这种批评加献策的评价方式,得到了成果完成单位和评价专家的高度赞赏。

三、成熟的工作方案是依托

中国农学会的第三方评价结合成果的内容、评价的目的、评价的要求及其他实际情况,筹建不同结构的评价专家组。提前7-10天将成果材料发送给专家,充分审阅。评价中,无论会议组织,还是材料准备,抑或是会议流程,双方协商一致后启动评价工作。专业成熟的工作方案,保障了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专业的后期服务是保障

成果评价会议的结束不代表中国农学会第三方评价服务工作的结束。中国农学会结合委托单位的不同评价需求和成果评价的实际情况,还无偿提供二次甚至三次评价等许多后续服务。在以申报国家奖为目的成果评价中,中国农学会评价后针对申报书撰写、创新点凝练、答辩幻灯编制及修改、模拟答辩、问题分析和应对等关键技术环节,还组织专家一对一地进行咨询服务,真正做到为奖励申报保驾护航。

五、严谨负责的态度是前提

在接受成果评价委托前,中国农学会组织3-5名同行专家,对申请评价成果按照《科学技术评价办法》有关规定进行预评估,考察是否符合科技部成果评价要求,征求专家意见进行预评价。对于符合科技部评价要求、达到一定水平的成果进入评价流程。委托单位提供材料不完善或有明显缺陷的,要进行补充完善后再进行评价。对不符合科技部评价要求、成果创新性不够、整体水平较低或者与国家农业科研导向不符的成果,中国农学会直接拒绝评价委托;对于需要补充研究材料、试验数据等新的支撑证据再评价的,一般会延迟评价周期数个月,直到符合评价要求。

中国农学会以质量为核心,凭借科学精良的评价队伍、严谨务实的评价方式、成熟优质的评价流程和专业负责的跟踪服务,受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和委托单位与评价专家的一致肯定。“中国农学会科技成果评价组织形式很好,评价会鼓励专家对成果提问题、挑毛病,专家能够把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最真实想法毫无保留地提出来,能够真正帮助成果凝练和提升”参加中国农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会后,许多院士专家普遍给予高度评价。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