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农业科普

土壤呈酸性这样来改良

时间:2016-07-06 09:47:35;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酸性土壤对作物的危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抑制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中氮、磷、钾、硫等元素的循环;二是造成病菌滋生,根系病害增加,如土壤酸化将会加重农作物根线虫病的滋生与蔓延等;三是造成营养元素的固定,如当土壤pH值低于6时,红土壤中磷的固定率随着pH值的降低而直线上升,由于磷被固定,其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四是促进某些有毒元素的释放、活化、溶出,如土壤中的铝离子会对小麦幼苗生长有毒害作用,不易全苗,常形成僵苗和老苗,产量低品质劣,使大麦产量直线下降。

    酸性土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改良:

    方法一,整地时均匀施入生石灰,每亩用量4050公斤,以后每年施用量减少1/2,直至改造为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方法二,作物种植前,以农家肥为主施足底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际微生物活动。

    方法三,增加灌溉次数(水田可实行串灌),冲洗淋淡酸性物质对作物的危害。

    方法四,种植耐酸作物,如绿豆、水稻、油菜红薯、甘蔗等,通过整地管理使土壤活化。

    方法五,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磷矿石粉、草木灰、碳酸氢铵、石灰氮、氨水等。

    方法六,实行水旱轮作(23年换一次),栽培中实行播后盖膜,调整复种方式(比如水稻水稻水稻,改为油菜水稻水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