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通知公告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防降温工作的紧急通知

时间:2016-03-07 10:41:39;来源:福建省农业信息网

 闽农综明传〔201618 

各设区市农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

据福建省气象局预报,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39日夜里起我省将出现明显降温天气,日最低气温的过程降温幅度中北部地区可达1015℃,南部地区6-9℃,西部、北部地区的大部和其他地区的局部有寒潮天气。受冷空气持续影响,10-13日全省将出现低温天气,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13日夜晨,西部、北部地区有霜或霜冻,高海拔山区部分有结冰;西部、北部地区的大部和和福州、泉州、漳州和西北部将出现3-4天日平均气温≤12℃不利春播的低温阴雨天气。另外,6-11日,全省将先后出现中等强度降水过程,局部伴有雷电,9-10日局部有暴雨。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此次强降温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正常运行,现特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目前,正值我省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此次强降温天气对春播春种春管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各级农业(畜牧兽医、茶业)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切实增强农业应对强降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密切关注天气发展动态,分析对当前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灾情调度,认真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强化措施,落实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力争把强降温可能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二、落实应对措施

各级农业(畜牧兽医、茶业)部门要根据当地春季主要作物和畜禽生长情况与特点,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和畜禽养殖场落实各项应对措施。

1. 抓好防寒育秧工作。目前,我省从南到北已陆续进入播种育秧阶段。南部已播的早稻秧田,要做好护膜保温、撒施草木灰等防寒措施,已处于2叶包心期以上的秧苗,遇寒流要灌水保温,寒流过后切忌立即排水,宜逐步缓慢排水;西北部地区要根据农事季节和天气变化情况,掌握“冷头浸种,冷尾催芽,暖头抢晴播种”。要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叠盘暗化育苗技术、塑料拱棚育秧、旱育秧等御寒技术,千方百计防范降温可能造成的烂种烂秧。一旦发生烂种烂秧,应及时启动应急种子储备,抓紧补播,确保早稻大田用秧需要。

2. 加强春收农作物田间管理。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做好清沟排渍,适时施好追肥。二是严防病虫害暴发成灾,尤其是要加强对马铃薯青枯病、晚疫病的防治,确保不成灾,少损失。三是掌握马铃薯、越冬甘薯等春收作物收获适期,精心组织劳力,科学安排时间,及时收获,保证品质和产量。特别是闽东北及闽中山区春种马铃薯区,要注意采取田间排涝排渍,盖膜盖草,增施热性肥等措施,提高马铃薯抗寒能力。

3. 强化经济作物防寒措施。果园采取熏烟或者在霜冻午夜喷水,其防冻效果优于冬季。此外,近期应推迟修剪期有效延迟萌动避开晚霜。在霜冻来临之前,果园采用遮阳网、塑料薄膜覆盖遮盖科提升气温2度。对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等,尽量做好加膜保温,保护地设施栽培的,白天注意加强棚室通风,夜间做好盖棚保温。

4. 做好畜禽舍的防冻保暖。一是破旧的畜禽舍要及时修整加固,增添垫料,防止畜禽受冻受凉。有条件的要添置供暖设施,特别是幼畜禽舍,要确保舍内适宜温度。二是尽量备足饲料和饲草,防止低温恶劣天气可能产生的饲料饲草供应和运输困难。三要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日粮中要增加一些能量饲料,提高畜禽机体本身的御寒能力。四是舍外放养的畜禽如牛、羊、土鸡等要及时赶回,避免在外受冻死亡。五是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控,防止疫病发生。如发现疫情,按规定及时处理,上报。

5. 做好农资储备。各地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货源的组织、调运和供应,力保不误生产。

三、完善应急预案

一是加强应急值守,由领导带头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二是完善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尤其是要做好农膜、热性肥、药品、饲料和饲草等农用物资的调运与供应,满足生产需求。四是及时跟踪、报告情况,坚持灾害发生期间日报制度,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63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