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台湾农业

福建省乡镇干部赴台湾学习:一粒米这样传递文化

时间:2012-12-17 00:00:00  来源:网络

 

为学习借鉴台湾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福建省乡镇干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向纵深层面迈进,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安排,日前福建省39名乡镇党委书记组团赴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发展现代农业”专题考察培训。他们针对基层乡镇的现实状况,在课堂上向台湾专家学者们求教,到田间渔市向岛内农渔业者学习,与台湾当地民众展开深层次的交流,一路上认真观察,敏于思考,在拓视野、长见识的过程中,更新了理念,收获甚为丰厚。

农渔会模式启示多

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角落都有其身影与足迹。培训班考察的第一个行程,便是台中的两家农会。

台中市丰原区农会干部在台上介绍经验时,学员们认真做笔记,听得聚精会神,有的还录音、拍照。丰原出产的枰柑闻名全台,其产销经验引起漳州市长泰县坂里乡党委书记姚美福的浓厚兴趣。长泰县盛产优质芦柑,但近年来受“黄龙病”影响产量大减,姚美福当场向台中农会的专家请教防病防灾经验,得知他们也是从脱毒抗病种苗抓起,采取土壤全面消毒、植株全面更新等办法,双方约定今后加强联系,相互交换最新农业资讯。

台中市渔会建立的台中鱼市场,每日凌晨3点到5点进行交易,将渔民委托的水产品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的绝大部分归于渔民。“这样的拍卖,价格透明公道,也让渔货集中,它不仅改变了渔民个体议价相对弱势的地位,让渔民利益实现最大化,也保证了市场的公平有序。”台中鱼市场副总经理林坤田说。“我认为台中鱼市场能顺利运转,不仅因为机构成熟,法规跟进更为重要,法规的成熟显示了相关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周宁县咸村镇党委书记叶毅参观后颇有感触。

“当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或者滞销时,当地相关部门有没有提供补助以减少农民损失?”“农业产销班如何运作?”“农业互助保险怎么办理?”“鱼市场交易会不会受现代商务冲击?”在参观现场,学员们纷纷提问,双方互动热络。通过参访,学员们对台湾农业基层经济组织运作的模式、营销策略等都增进了了解。

休闲农业刷新理念

为突破传统农业经营困境,台湾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着力发展精致休闲农业。目前,台湾精致休闲农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特色民宿等都方兴未艾。在阿里山邹族部落的玛纳有机园区,学员们深入田间茶园,与当地农人交流,学习台湾精致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邹族原住民部落蔬菜产区人均土地较少,在蔬菜耕作与收益上,曾经面临困境,当地通过采取精致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办法,以多样性生态整合部落资源,发扬部落农业特色,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其茶园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也吸引了大批的客人。

惠安县东桥镇党委书记林庆福说:“台湾农业创意百出,把农业搞得很‘乐活’,让农民很有自豪感,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三农’大有可为,农业文明不仅要有传承,还要有所创造,充分挖掘它的多元特色,产生更大的效益。”

中兴谷堡稻米博物馆,是由台湾联米企业设在彰化县埤头乡的观光工厂。博物馆分户外乐活田园与谷堡展示馆两部分,通过“联米时光隧道”、“稻香风云馆”、“稻香传奇馆”、“谷色谷香精品馆”等板块的生动展示,让游客了解稻米谷物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加珍惜土地和粮食,整个展览呈现出浓浓的文化内涵和绝妙创意。

“你呷饱没”是博物馆门口张贴的广告语。“台湾文创都很接地气,富有人情味,容易入眼入心。”参访团副团长吴艳蓉表示,只用小小一粒米就把农业文明与世俗人情紧紧粘住,广告语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此外,展馆里的布置也都渗透着人文关怀的气息,希望两岸能联手广种“福田”,不断延伸农业的文化内涵。

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党委书记蔡志宏认为,台湾农渔业者将农产品变成艺术品、伴手礼,将农田变成观光景点,“通过参访,能感受到农业真是一项朝阳产业。台湾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的观光休闲农业也大有可为”。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福建省农学会 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鼓屏路183号省农业厅内4号办公楼

邮编:350001 联系电话:0591-87819186 联系邮箱:fjsnxh@163.com

技术支持:福建众联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编号 闽ICP备202300591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