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由福建省农学会主办的“闽台美丽乡村融合发展交流座谈会”在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召开。台湾农民团体干部训练协会、台湾公馆乡、富里乡农会等7名农业专家与北京市科协、北京农学会及福建省科协闽台科技交流中心、农口相关学、协会的多位农业专家学者等出席。
会上,他们就两岸农业科技和乡村振兴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与新农村规范建设,有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现代营销等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交流。
“闽台两地过去在农业方面有很多合作。”台湾农民团体干部训练协会秘书长王志文表示,台湾有302家农会,它们在台湾农业推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闽台在气候、土壤等方面相似,合作空间大。不过,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包括农民老化的问题,气候变迁等,所以我想闽台两地在未来会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我们也希望有机会常常过来。”王志文说。
台湾富里乡农会总干事张素华介绍说,位于花莲的富里乡坐落于中央山脉和海岸山脉最接近的地方。“这里的农作物结构很特别,47年来一直维持着单一品种的水稻种植。”两年前,她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为经营理念,扩展有机米生产作业,推进有机产业的发展。尤其在休闲旅游方面。“我们将产品与消费者做连接,把消费者带到维护了24年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地区,让他实际感受有机生活。我们就是以这样的产品行销诉求打造我们农会的品牌。”
福建省农科院原副院长翁伯琦在发言中说到,闽台农业发展各有特色,各自都在探索好的发展模式。如台湾农会在推广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则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山地综合开发、立体种植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效。但他认为,台湾的农业产品、精品农业以及多功能农业发展方面,值得福建学习与借鉴。尤其是作为多功能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乡村休闲旅游。“为什么台湾乡村旅游搞得那么好?它一个村都有一个村的风格,它可以形成一条旅游观光线,这是福建要学习的地方。它不仅仅把农业看成是生产产品的农业,它还把农业看成有助于生活同时有助于生态发展的产业。”翁伯琦说,这样的发展模式很好地利用了生产产品、生态景观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将精神与文化的需求做成新的业态,“就是从多方面让农业增值,让农民增收,把农业这种生态、农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了。”
原福建省农业厅厅长吴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说,“台湾有台湾很好的经验,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处,所以只有海峡两岸取长补短,才能够共同进步,才能够在农业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16日,台湾代表一行参观考察了福建春伦集团,受到了傅天甫总经理、饶耿慧副总经理的热情接待。台湾代表听取了傅天甫总经理关于春伦集团创业发展和经营理念的情况介绍,参观了春伦茉莉花茶文化创意产业园,观摩了福州茉莉花茶传承工艺表演和春伦茉莉花基地,并就企业人才培训、制茶工艺、产品拓展、营销策略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17日 ,台湾代表一行还参观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林觉民故居和三坊七巷,感受了福州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